改革攻坚破困局 精益生产创实效 光明农牧生产运营中心上半年生产攻坚纪实
面对行业周期波动与经营压力,光明农牧生产运营中心以"扭亏治亏"为主线,深化改革攻坚,通过结构优化、成本管控、疫病防控等系统性举措,推动生产指标稳步改善,为全年目标达成奠定坚实基础。上半年,在复杂环境中展现出强劲的改革韧性,多项核心指标实现同比提升,改革成效逐步显现。
以结构改革破局:在产能优化中激活内生动力
坚决去产能,盘活低效资产。聚焦"淘汰一批、整合一批、提升一批"的战略布局,全面推进13个老旧牧场的分类处置,盘活存量设计规模超56万头。通过精准测算,对海北、建川等5个牧场实施阶段性退养。同步推进申河、安丰牧场转型驯化场,打造专业化后备猪培育基地,为种源优化提供保障。
优化种猪结构,提升繁殖效能。实施"高效母猪群培育计划",上半年种猪更新率达35.45%,引种优质后备猪1.7万头,母猪群体胎龄结构持续年轻化。通过强化"16周妊娠期管理"和背膘精准调控,非生产母猪有效控制在2.5%以内,PSY同比提升4.19头,繁殖性能显著增强。
以精益管理提效:在成本管控中挖掘增长潜力
严控饲料成本,破解料肉比难题。针对料肉比的行业差距,推行"全流程饲料管控":优化配方降低采购成本,与鼎牛饲料建立月度议价机制,饲料单价同比下降3%;推广双胞胎饲料试验成果,育肥阶段料肉比降低0.27,保育阶段斤成本下降0.68元;完成15个牧场料槽升级改造,减少饲料浪费超5%。推动全公司6月份斤成本较去年平均水平下降16.5%,随着满负荷生产推进,成本仍有进一步下降空间。
强化疾病防控,降低死淘损耗。建立"区域化疫病防控体系",实施蓝耳、伪狂分区分级管理,伪狂犬阴性场保有率达90%。通过优化免疫程序、强化实验室检测,上半年技术检测中心检测费用同比下降61%,6月份商品猪死淘率降至9.12%。推动"ABCD分群饲养"模式,对弱猪群体实施液态饲料精准护理,保育成活率提升至97%以上。
以创新驱动转型:在系统变革中筑牢发展根基
推进批次生产,重塑管理模式。借鉴行业先进经验,在尚明、邮都园等牧场试点18天批次化生产,实现全进全出的生物安全闭环。通过生产计划日历管理,母猪分娩率及窝均产活仔数均得到大幅提升,为后续疾病净化与成本管控奠定基础。
深化考核改革,激发团队活力。建立"生产指标与薪酬深度绑定"的考核机制,将斤成本、PSY、料肉比等核心指标纳入全员考核体系。开展"一场一攻关"专项行动,针对黄海牧场料比控制、东华牧场保育成活率等8项薄弱环节成立专项小组,推动关键指标持续改善。上半年累计开展内外部培训30余场次,覆盖超1000人次,一线员工操作规范性显著提升。
攻坚之路,行则将至。上半年,生产运营中心在产能优化、成本管控、疫病防控等方面取得阶段性突破,为"扭亏治亏"注入强劲动力。下半年,将持续聚焦"生产满负荷、运营低成本、疫病强净化"目标,以批次化生产转型为抓手,深化饲料成本攻坚,加快疫病净化进程,奋力实现全年生产指标与经营效益双提升,为光明农牧实现“扭亏治亏”贡献更大力量!(陈洋宇)

